第20章 惨点好
- 1992财神砸在娱乐圈
- 早安路人甲
- 2218字
- 2025-04-02 17:53:14
东西送回去后,把三轮车还给卖宵夜的两对夫妻,他们等着拉家当要用呢。
事情并没有完。
田源拉着想溜的郑午,“我们还得去办执照。”
郑午这人见多了世面,没这么死板,“哥,他们很多都是无证经营,咱们要不也学学吧,又没多大事。再说你这小店也上不了几个税,办不办无所谓。”
“万一查到了呢?你负责?”
红太郞这锅一甩出来,郑午这个灰太郎就不想背,只得答应,“走走……”
还不忘蛐蛐两句,“你这个人,咋不懂变通呢。”
没办法,郑午只得跟着他再叫个摩的,去跑文化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证书得等两天才能下来,有了这两样,才能去工商局备案,拿营业执照。
反正得跑几趟。
这个不急,只要备了案,开张后再去拿也没人找你麻烦。
回去又是打扫卫生,布置放映设备,整整忙到天快黑尽,等彩电屏幕上放出纵横四海的片名时,他们才真正松懈下来……
两人边吃着炒饭,边看着发哥和哥哥狗狗祟祟偷东西,边查漏补缺。
最后才发现还缺门口一个售货架。
瓜子饮料零食也是进项,不可或缺。
得。
明天一大早还得去进货……
晚上十点,永盛下晚班,几个交情好的同学们约好,一起来视察录像厅,来了就不想走了,田源就放大家都喜欢的动作片。
老色批们别误会。
成龙的!
都市猎人。
一伙人看到快12点才嘻嘻哈哈的回厂,中途李得宝还叫张红梅送了宵夜来。
也是有心。
第二天上午10点,一块熟悉的小黑板就又出现在巷子口,环球录像厅低调开业了。
没有鞭炮。
没有鲜花。
田源正式升任小老板,坐门口两块一个卖人头票了。
外放的音箱里传来刺激的打斗声……
闲人郑午也来见证了它的头一天营业,着实体会到了特区的造富速度,本来也想进去看看录像,天知道,他都穿过来这么久了,还没看过电视,可怜不可怜?
只不过进去才发现,挤得特么跟春运的绿皮火车似的,别说坐了,站都没位置,败兴的滚回院子继续码他的小说了。
次日一大早,田源就跟个神经病似的冲到小院,三五两下从栏杆底下找出钥匙,开门把郑午薅醒,说要请他喝酒。
气得郑午蒙着被子直骂娘:“你知不知道你爹刚睡下!”
田源也不管他,那张白皮脸兴奋得通红,把床板砸得咚咚响,一个劲的嚎,“你知道我第一天赚了多少吗?你知道吗?你知道吗?!”
“有屁快放,不放快滚!”
“整整1268!”
被子里的脑袋一下子拱出来了,“你说多少?!”
“1268!”
“整整1268!这还不是公休日!”
郑午一骨碌翻下床,咬牙切齿的找鞋穿,“茅台,今天我必须喝到82年的飞天茅台,不给我茅台,我砸了你的破录像厅!”
当然,最后他也没喝成茅台。
工业区没有!
连假货都没有。
工业区什么消费水平老板不清楚哇,假茅台都不用进,掺了水的二锅头、五粮液才是标配,二十几的劲酒就已经是极品了。
几人就在小院喝了顿啤的,田源采购,李得宝掌厨,照样喝爽了,出摊都出晚了。
田源这老干部心机重,就没跟他们说实话,只说收了四百多,李家兄弟和王芳深信不疑。晚上,永盛的同学们出来蹭录像厅,也只听到四百多的收入,依然把他们惊呆了。
一天抵他们一个月呢!
谁不吃惊!
要是听到真话,保管一个个的一跳三丈高。
从此,田源开始了月入三万的美好日子。
郑午在为他高兴的同时,也有些好笑,自己这个穿越人士还真是财神体质。
近他者富。
只是画风有点不对。
他把周围的人一个个带富了,自己却依旧穷得叮当响,是不是有辱财神这个名号?
……
在他和田源为录像厅奔波的同一天,也就是他投稿的第二天,海天编辑部炸开了锅。
就为这部花季雨季。
为什么呢。
这书正好赶上了趟!
都知道92年的1月,老人巡了特区!
因为有领导说此次活动不做报道,所以整件事情直到高级记者陈锡添同志,于3月22日在深圳特区报上发表了《东方风来满眼春》长篇报道。
整个事件才完整浮出水面,深圳沸腾,广州沸腾,全国和国际主流媒体跟着沸腾。
全球目光再一次聚焦到这颗东方之珠上。
为配合现今的大好形势,也为继续扩大特区的影响力,市宣传部正需要一些文学作品来展现开改成果和特色,把这个文件下到各新闻出版单位。
刚送来的花季雨季就撞上了。
拿到这份投稿的陈老编辑,只粗略扫了简纲,神情就严肃了。
他推推眼镜,又逐字逐句的认真看了几章,再大致翻翻后面的章节,觉得没问题,也不给大家传阅了,直接递给于总编,“老于,这本手稿,你先看看。”
“好好……”
于总编顺手接过来,见老陈喜形于色,笑道,“怎么,你又捡到宝了?”
“我觉得挺符合上头的要求!”
“哦?”
于总编一楞,当即放下手中的事,优先审这篇手稿。
很快,他也兴奋了,“很好,老陈,它确实契合市宣传部最近下达的指示精神!”
书里这群青少年,同特区一起长大,亲眼目睹了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变成现代化大都市,也真实地描绘了特区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生活状态,以及社会变迁,展现了改开前沿阵地的包容和效率,能让读者更了解这座年轻的城市。
撇开这些更深层次的原因不谈,它也是青春文学的开山鼻祖。
里面懵懂的纯真情愫,就像一阵清新的风,绝对能在走下坡路的武侠世界里吹出一片天空,在青少年人群中掀起巨大浪花。
就这一个理由,就已经值得出版了,只是书中叫谢力的反角有点惨,所有倒霉的事全都被他碰上了,不过这也不是问题。
对待敌人就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嘛!
惨点好啊。
这叫政治正确!
可惜只有一小半手稿。
他叫老陈尽快联系作者。
为了方便联系。
郑午在信里留了村口杂货店的公用电话。
投出书稿第二天下午一点多,包租公那俩晒得黢黑的乖孙子,就穿着个开裆裤,屁颠屁颠的跑来,拿着个塑料玩具小喇叭,呼叫他去接电话。
因为他对外只留了这么一个电话,所以一听就知道是编辑打来的。
正在吃早餐的郑午很惊讶,居然这么快的吗!
编辑大大是坐的火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