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揭开改革序幕

见辽使离开,石磊瘫在椅子上,大口喘着粗气。刚刚与辽使这番交谈使其紧张万分,幸好先将人稳住了,万一真开战,他一个从没读过兵书打过仗的人岂不是给人刷战绩送人头的。要是在这个世界死了,是不是就永远回不去了,“老天爷啊,我不想当皇帝了,你就让我回家吧!”石磊此时是欲哭无泪,他独自一人穿越到这连一个伙伴都没有,更别说亲人了。泪水缓缓从石磊眼角溢出,一天前,他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现在他却是一个立于风口浪尖的掌权者,一个操纵庞大棋局的棋手,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决定着自己和更多人的命运,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他真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好好发泄心中的焦虑和害怕。但石磊现在必须有更多的考量,他不知道哪些大臣是值得信任的,不知道谁是忠臣,谁是内奸,抑或是反贼,毕竟他得小心翼翼地保住小命,小命不保,估计就回不去喽。以及如果他在手下人面前出丑了,人家会不会看不起他,想到这里,石磊更焦虑了。“妈呀,这比做阅读题还精神内耗,算了,深呼一口气,凭借我跑马拉松的那股劲,肯定能坚持下去的。”于是石磊回到主殿。

还在议论纷纷的众臣见石磊回来立马停止了讨论,桑维翰见石磊坐下,微微躬身,语气中带着一丝敬意:“陛下,今日接见辽使,臣观陛下应对得体,虽过于殷切,但为我国争取了时间,实为高明之举。”

石磊微微点头,心中稍感安慰,心想虽然这人长得丑,但是话说得倒是很舒服。但面色依旧凝重:“桑爱卿过奖了。朕深知此举只是权宜之计,契丹的威胁并未消除。朕需要听听诸位爱卿的意见,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

桑维翰站起身来,缓步走到殿中央,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语气平静而坚定:“陛下,臣桑维翰有几点看法,愿陈于陛下。”

“桑爱卿请讲”

“契丹自耶律德光继位以来,国力日益强盛。他们不仅控制了幽云十六州,还通过岁贡和贸易获取大量战略储备物资。契丹的骑兵机动性强,随时可能南下侵扰。而我大晋北方防线较弱,边防压力巨大。”

“朝堂之上,主战派与妥协派斗争激烈,难以形成统一的决策。部分节度使势力强大,且心怀二胎,一旦外敌入侵,内部可能生变。”

“连年战乱,百姓赋税沉重,国库空虚。岁贡契丹已使我大晋财政捉襟见肘,若再有战事,恐难以为继。”

桑维翰停顿了一下,环视四周,继续说道:“臣有三策,或可应对当前局势。臣建议,陛下可派使者前往南唐和吴越,寻求联盟,共同抵御契丹。南唐和吴越虽军事力量有限,但经济实力雄厚,可为我大晋提供物资支持。立即加强边关防御,尤其是北方要塞。训练精锐骑兵,以应对契丹的快速突袭。同时,在边境要地设立烽火台,以便及时通报敌情。稳定朝堂,安抚民心。严惩贪污腐败,减轻百姓赋税,恢复生产。同时,对那些怀有二心的节度使进行制约。”

“好!好!我国有桑卿如此栋梁之材,何愁大业不成“

桑维翰受宠若惊,连声答道:“陛下过奖了,微臣只是为大晋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石磊感到这是一个能够收拢人心分辨忠臣的好机会,便决定重用桑维翰,“桑卿当前担任何职呀?”

“先帝赐臣为彰德军节度使并检校司空、兼侍中”

石磊一头雾水,除了知道节度使大致是掌管军权意思,其他职务不太清楚其意义。便试问道:“桑节度使,朕欲授予你我国最高职位,你意如何?”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任命,众人诧异不已,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支持桑维翰的官员纷纷出列,表示赞同。他们认为,桑维翰才华横溢,且对朝廷忠心耿耿,定能辅佐陛下开创盛世。

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一位老臣颤巍巍地出列,躬身道:“陛下,桑维翰虽有些才能,但贪腐为习还霸占良田,恐难以服众。”

石磊闻言,眉头微皱。但此时国家内忧外患,正是用人之际。桑维翰的才能和忠诚,正是他所需要的。

“朕意已决,众卿无需多言。”石磊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桑维翰立马跪拜于朝堂上,这时侍从小步踱来,在石磊耳旁说到,“陛下,是否要小人取来相印”,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便将相印取来。

只见桑维翰跪拜于朝堂之上,双手接过宰相的印绶,神情庄重而激动。他缓缓起身,目光坚定地望着石磊,朗声道:“陛下,微臣桑维翰,承蒙陛下厚爱,得以担任宰相之职。此恩此情,臣定当铭记于心,粉身碎骨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石磊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对桑维翰的期许:“桑卿家,朕知你才华出众,且对朝廷忠心耿耿。如今国家内忧外患,正是用人之际。望你能不负朕望,辅佐朕开创一番盛世。”

桑维翰再次躬身行礼,语气中充满了决心和信心:“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所能,为朝廷分忧解难。臣愿以毕生之力,辅佐陛下稳定朝堂、安抚民心、抵御外患。臣定当谨记陛下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顿了顿,继续道:“臣深知,宰相之职责任重大。臣将秉持公正之心,处理朝廷事务;以民为本,推行仁政;同时,加强边关防御,确保国家安宁。臣愿与陛下共同面对一切挑战和困难,直至我大晋繁荣富强。”

“国家百废待兴,桑卿,之前提的三条建议非常有价值,同时呢,我也有一些治国想法,还请桑卿与朕一起探讨,不要有顾及,坦言直说即可”

“陛下请讲,臣知无不言”

石磊思索片刻,“少年强则国强,同时教育是一项长期长期投资,所以教育应当放到首位,我决定在四书五经之外加上科学这一考试内容,额,我来决定框架,你们去细分具体内容。其次是兴办识字堂,免费教书,我要大晋的百姓有一半能识字。你意如何“

面对眼前这个少皇帝,桑维翰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曾经那个天天喊着打打杀杀,现在居然开始重视教育了,于是立马回应道“我大晋有陛下如此圣明的皇帝真乃幸事也,兴办识字堂恐耗资巨大,得下去详细计算,臣就算粉身碎骨也会坚决支持陛下决定。“

石磊点点头“自古以来改革就是件难事,如今朕准备进行军事改革,削藩镇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此事急不得。禁军的扩充与训练迫在眉睫,同时挑选忠心耿耿的将领也是重中之重,你去挑人,后面由我统一筛选,切记忠诚没有野心为重“

“臣下去后定速办此事“

想起曾经背过的政治书,石磊来了主意,对呀,宣传也很重要,虽然现在没什么意识形态之争,但宣传在凝聚人心上还是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这个年代没有手机互联网,连报纸也没,并且大多数人还不识字,这怎么进行宣传呢,石磊犯了难,便问道:“桑卿,当下百姓是如何获知官府消息的“

“有些文化读过书的会通过读我们贴出去的公告,没文化的只能听他人转述或是听戏说书之类的“

石磊来了主意,娱乐也可以成为宣传的一种形式呀,让那些说书的,唱戏的按照官府的意图来传达思想,如果要宣传爱国思想,就让他们去表演英雄抗击辽国的节目。如果是用宣传维护稳定的话,就表演家庭温馨,官府公正,好人好报节目。妙啊,石磊不禁佩服起自己的智商。于是他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桑维翰。

桑维翰大惊:“陛下真乃诸葛孔明再世,具体事宜臣交由礼部去办,再呈给陛下”

石磊目光深远,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桑卿,朕以为,军事科技发展乃是国家强盛之关键。我大晋若要在乱世中立足,乃至一统天下,仅凭传统兵器恐怕难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桑维翰闻言,目光闪烁,似有所悟:“陛下所言极是,臣亦曾思考过此事。近年来,火器之威已初露锋芒,若能大力发展,定能为我军增添助力。”

“正是如此!”石磊一拍桌案,语气坚定,“朕决定,从今往后,我大晋要加大对火器研究的投入,不仅要改良现有火器,更要鼓励创新,研制出更为强大的新式火器。”

桑维翰面露难色,微微皱眉道:“陛下,火器研发所需资金、材料皆非小数,且技艺复杂,非一日之功啊。”

石磊微微一笑,胸有成竹:“朕自然知晓此事不易,但正因如此,才更要坚定决心,全力以赴。朕意已决,先从国库中划拨一笔专款,用于火器研发。同时,朕会下令全国,征集能工巧匠,共同参与此事”

桑维翰心中暗暗佩服,躬身行礼道:“陛下英明,臣定当竭尽全力,协助陛下完成此大业。”

“好!”石磊站起身,目光如炬,“桑卿,你不仅要负责火器研发,更要关注其在军队中的应用。朕要求,我大晋军队必须尽快掌握火器使用之法,使其成为我军的一大杀手锏。”

桑维翰点头应命,心中却仍在盘算:“陛下,火器虽强,但训练士兵使用亦需时日。臣建议,可先挑选一批精锐之士,组建火器部队,专门负责火器的操作与演练。”

“此计甚妙!”石磊赞许道,“桑卿果然不负朕望。就依卿所奏,立即着手组建火器部队,务求早日形成战斗力。”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皆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改革的序幕,已然在大晋王朝悄然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