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锻刀大赛

铁炉坊门前那张招摇的悬赏告示下,围观的人群还未完全散去。

贾文在爽朗一笑:

“此地人多嘴杂,不是说话的地方。

走,我知道附近有家茶铺还算清静。

咱们过去坐坐,正好有些事情,想跟二位仔细聊聊。”

周锐自然没有异议,周启文也连忙点头。

三人便离开铁炉坊,拐进旁边一条相对僻静的小巷。

进了一家门面不大、生意却不错的茶铺。

贾文在显然是熟客。

无需招呼,店家便引他们到二楼一个靠窗的小隔间。

虽不比酒楼雅致,但也算清净。

伙计很快送上了一壶龙井和几碟点心。

气氛比之前在镖局时松缓了些。

贾文在给两人倒上茶,慢悠悠道:

“你们也看到了,徐庆元是倒了,确实解气。

但铁炉坊留下的,可不只是仇怨。”

他没急着说下去,只是端起茶,轻轻吹了口气。

周锐皱了皱眉,脑子里飞快地转着。

到处都在议论徐庆元的死。

可多数人只在乎这狗东西报应不爽。

谁会真去想他留下了多少摊子?

“这么说吧,”贾文在终究还是开了口:

“岭南这一块地,大户人家、乡绅地主,每年春耕秋收。

全靠铁匠手里的活——农具、马掌、锅盆……全是大单,急单。

而这些年,他们的订单,十有八九都落在铁炉坊那儿。

他人虽臭,但能吃得下活,也能保质保量交货,这事你们比我清楚。”

周锐没说话。他知道贾文在说的没错。

徐庆元靠的是垄断,不是手艺,倒也维持了个平衡。

现在人没了,铺子也被封了——那一车车的订单,还在半路上晾着。

他端起茶杯,看着窗外:

“出了这种事,大户们着急,镖局也急,商会更急。”

贾文在把茶杯搁下:

“一笔烂账没人接,坏的是整个岭南的名声。”

周启文低声嘀咕:“也不至于连商会都……”

“你还真小看了这帮人。”

贾文在嗤笑一声:

“他们不是担心徐庆元。

是担心别人觉得,岭南的货靠不住,牙行靠不住。

你说以后谁还敢把大订单往这儿送?”

周锐还没从这个角度想过。

他只是个铁匠,一直觉得徐庆元死了,天地清朗。

可现在一想,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贾文在似乎看出了他的思索,接着说道:

“你们可能平日里和商会打交道不多。

咱们岭南这十二行商会,并非只是个同行抱团的松散组织。

商会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要维持市面秩序,调解纠纷。

更要紧的是,维护咱们整个岭南商帮在外埠的信誉和口碑。

这就像你们铁匠行会的柱首。

要竭力维护‘岭南铁器’这块金字招牌一样。

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

所以,徐庆元这事一出,商会那边立刻就动起来了。”

贾文在道:

“会长和几位理事这两日四处奔走.

一面安抚那些下了订单的大客户.

一面紧急联络牙行、货栈.

还有你们铁匠行会的郭柱首他们.

想办法把徐庆元手上那些未完成的订单接下来.

尽量把信誉的损害压到最低。”

他转头看向周锐:

“对整个岭南商界来说,徐庆元倒台是危机.

处理不好,人人受损。

但对有准备、有本事的匠坊来说.

这何尝不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贾文在又补充了一句:

“而且,如今岭南,不光是旧单子要补,新的需求也起来了。

最近城里几家武行……动静确实不小。”

周启文在一旁印证:“是啊,都在招人呢。”

周锐点了点头。

武行动静不小?

与我在云岭镖局所见一致。

前几日官府那语焉不详的‘山贼’告示,看来并非空穴来风。

边陲之地多动乱。

镖局、武馆自然要扩充实力以自保或争利。

甚至……连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县衙。

恐怕也在暗中招募人手。

如此一来,对优质兵器、护具的需求量,必然会急剧增加。

这对我而言,确实是天大的机遇。

以前作为散户,连想都不敢想能接到这类订单。

如今我入了会,在贾老板的帮衬下,也该有机会接这些大单了。

他身体前倾,压低声音: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乡绅大户、镖局武馆的人,不知道该找谁。

所以在商会这边,我的提议。

得到了几位理事的认同。

我们打算联合铁匠行会,举办一场‘锻刀大赛’。”

“锻刀大赛?”周锐和周启文对视一眼。

锻刀大赛……原来如此!

这法子倒是直接有效。

公开比试,让买家现场验货,眼见为实。

自然能快速筛选出可靠的匠坊。

同时,也给了所有铁匠一个公平竞争、展示实力的平台。

这很像是……我曾听叔父偶尔提起的。

早年江南一代考核评定铁匠等级的方式?

那时行会似乎也有严格的等次。

火工、粗冶、副冶、正冶,乃至传说中的神冶。

都是要通过比试呈上得意之作来评定。

这场大赛,若办好了,不啻于一次面向全岭南的铁匠大评级!

“时间初步定在下月初。

地点就在八卦门的外院。

但这次规模要搞大!

不光是我们十二行商会和你们铁匠行会联手。

县衙那边也会派主簿或县尉亲临观礼!”

他掰着手指说道:

“参赛的匠坊嘛,除了像周小师傅你这样新入会的。

或者有实力的散户可以自行报名外。

行会里那几家顶梁柱,郭氏铁坊自不必说。

还有横沙坊、千锤坊、城南李记。

我估计他们都不会错过这个露脸和抢生意的好机会。

定会派出得意弟子甚至老师傅亲自下场。”

下月初……规模如此之大,连县衙都出面。

郭氏、横沙、千锤,这些成名已久的大坊都要参加?

“更重要的是观赛的买家。”贾文在语气加重:

“我已经亲自和安远镖局的孟总镖头谈妥,他会带人来。

镇南镖局的石总镖头那边,我也托人递了话。

还有神威镖局、青山武馆,等都会派能做主的人过来!

另外,商会这边还会出面.

遍邀那些过去常在铁炉坊下大单子的乡绅大户。

这可是一次让他们集中看遍岭南所有好手艺的机会!”

贾文在似乎看出了他的震惊,笑了笑。

继续以一种略带“外行”打听的口吻说道:

“至于具体的比试流程嘛。

我毕竟不是你们铁匠行当里的人。

细节上还得听郭柱首和王执事他们的安排。

不过,我听郭柱首的意思。

这次大赛的考核方式,大致会参照你们行会内部评定铁匠等级。

就是评那什么‘副冶’、‘正冶’的那些老规矩。

比如限时锻打特定器物。

然后由买家和行会老师傅共同检验成品。

看谁的活计又快又好,钢火最足,最合用家的心意。

总之,不玩虚的,全凭真本事说话。”

他最后看向周锐,神情变得十分认真:

“这番话,我也只对你一人说。

算是看在你我合作有望的份上才点破的。

你可千万别声张,莫让旁人趁势而入。

这段时间,精力要省着点,全压在那把参赛的刀上。

这一战,成与不成,就看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