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庞统之子【求追求收藏】
- 带着超市回三国,匡扶汉室
- 风流万户侯
- 2243字
- 2025-05-25 17:45:56
“家里的地?”
朱老三懵了一下,笑道:“我家里没地,以前都是给人当佃农,我们这样的人,连农具都买不起,哪里有地啊。”
朱老三脸上笑着,说的话却让人有些心酸。
种了一辈子的地,却没有一块是属于自己的。
“可是你们去做佃农,至少能收一部分补贴家用,但朝廷这块地,收成都归国有,您又如何养活家人呢?”
儒生小时候住在荆州,家里也雇了很多像朱老三一样的农夫。
周围方圆百里的土地都是他们家的,因此要雇佣很多人。
最后收成的,会给农户们一部分辛苦钱,也就是留下四成粮食供这些人过活,算是不错了。
现在给朝廷做事,这一家人不是要饿肚子吗?
大汉有一种徭役叫做“力役”,每个百姓每年都要抽出一个月的时间给朝廷做义务劳动,且没有半分报酬。
而且劳动的时候,所有衣食住行都需要自己负责。
儒生此时以为老农是被强逼而来的,心中不由生出几分对邓健的怨气。
以为邓健和其他溜须拍马的狗官一样,强制这些百姓为朝廷干活,然后自己领功。
不想朱老三却是乐呵呵的道:“现在跟着朝廷,不会再饿肚子了,中郎将心善,他答应每日管我们三顿饭,每个月还有月俸拿呢,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
“以前做佃农的时候,可要交九成的粮食,年头不好的时候颗粒无收,一年到头有好几个月都饿着肚子,只能去打些野物填补,中郎将是大好人啊,是和陛下一样的好人。”
多么朴实的回答。
儒生看了一眼正在与其他农夫交流的邓健,态度稍稍有了一丝转变。
这几年,大汉内部的风气已经不如曾经创业的时候了。
儒生与老农交谈这样的行为很快被邓健捕捉到,因为读书人自古以来都有一种傲气。
认为体力活是低等的,下贱的,自己读书了怎么能做这些呢?
但是能和农民打成一片,友好交流的,在古代真的是凤毛麟角。
邓健问宁随道:“那个人叫什么名字?”
“谁啊?”
“就那个身形有些胖,相貌过于普通的那个。”
邓健一手指了过去。
向宠的目光停留在那个男人的身上,“公逸原来说的是此人啊,他名庞宏,字巨师,乃庞士元之子!”
“原来是庞统的儿子,他怎么跑来种地了?”
邓健又仔细的瞅了庞宏一眼,凤雏庞统的大名在三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庞统初任郡功曹,后跟随周瑜,周瑜死后,在鲁肃的举荐追随刘备,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只是可惜在入川之时,庞统进攻雒县中流矢而亡,时年三十六岁。
而庞宏作为庞统的儿子,按理说刘备对功臣之子都会妥善安排的,不至于让他到田里耕地。
“是他自己要求的,丞相已是劝过多次了。”
宁随表露出对庞宏的不理解。
“真不知这庞巨师脑子里在想什么,丞相府都不去,非要来这里种地。”
明明可以安安稳稳的在丞相府积累几年经验,然后做个一地太守不成问题。
虽然种植杂交水稻水稻也有前景,但最大的功劳还是会转移到邓健的身上。
邓健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看着那个有些丑陋的男人,竟是觉得他有几分帅气。
到了正午,众人的肚子都有些饿了。
由于暂时没有修建食堂,所有人都聚在一块儿吃饭。
邓健来的时候从超市里带了两口大铁锅,又带了些面粉。
加上猪肉、土豆、大白菜等混在一起煮了满满一大锅。
带来的面粉,则是用擀面杖做成手工面条。
邓健的做的菜卖相不太好,不过加上现代的调料,香味还是飘了出来。
种地是体力活,没有油水,就没有力气。
超市的物资邓健本想拿出去卖的,但是现在要隐藏超市的存在,不能暴露。
因此不如把超市的食品给这些为了大汉,为了百姓献身的人当工作餐。
邓健因为是后世人,倒是自来熟,招呼着众人吃饭。
这些农户不敢,只站在原地,等着儒生们盛饭了再去吃。
儒生们可不会客气,一个个拿了碗筷蜂拥而上。
他们干一个上午,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现在又闻到这么香的佳肴,也不顾不上什么文人风骨,挑了一大碗就开始大口吃了起来。
实在是太饿了。
而且儒生们发现,中郎将给他们吃的食物里面竟然有肉,还有白花花的面食。
他们一边吃着,一边往嘴里灌了一口凉水,只觉得浑身舒爽透顶。
“老伯,多吃些,中郎将厨艺还不错。”
庞宏拿着两只碗,给了刚才与他说话的朱老三一碗。
“多……多谢公子。”
朱老三忐忑的接过碗,然后忐忑的蹲在一旁埋头吃了起来。
这大抵是他这辈子吃的最好的食物了。
有些人吃着吃着,突然想到自己家里人,竟是红了眼眶。
庞宏默默的看着,他也蹲着吃,眼睛也红了起来。
“庞兄这是怎么了?”
邓健不知道什么时候端着碗走了过来,正一脸笑意的看着他。
“没什么,中郎将有事吗?”庞宏抹了一把眼睛,扒拉着碗里的土豆。
“没什么事,就是想问庞兄一个问题。”
邓健蹲在旁边,看着他问:“听闻庞兄乃庞士元之子,可你为什么要放弃前程来这里种地?”
庞宏沉默了一下,与邓健对视,“只是不想和朝廷里那些人一样罢了。”
“哦,怎么说?”
邓健好奇起来,庞统的儿子似乎有些与众不同啊。
庞宏叹了口气,“自陛下入蜀后,大封百官,所有人都好像忘了曾经是为了什么而聚在一起。”
“士族豪强奢靡成风,朝堂之上党争不断,就连自诩清高的儒门子弟,也多醉心功名利禄。”
“在下不愿与他们为伍,甘愿做一名农夫,倒是清闲自在。”
邓健点点头,“庞兄真是高洁之人,不过在这里种地,可没有清闲自在,杂交水稻事关大汉未来,还有天下百姓的命运,不可有丝毫的疏忽。”
庞宏吸溜完最后一口面条,“宁先生说这些水稻一亩能产千斤,可世上哪儿有这样的作物。”
他不相信有这样的水稻。
邓健倒也不意外,参与耕种的读书人没有来过超市,因此怀有疑虑也很正常。
不过冲着庞宏这份心性,他觉得可以将对方吸纳到万福超市的核心小组内。
一个人是办不成事的,要集合群众的力量,那就什么都能做到了。
“我们打个赌如何?”
“赌什么?”
邓健目光灼灼的看着庞宏:“若这些地真的能种出亩产千斤的稻米,你便做我的属官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