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三刻,狗儿庄的石板路还凝着白霜,黛玉已挎着竹筐往市集赶。筐里装着晒干的艾草、捣碎的薄荷,还有紫鹃连夜缝制的十余个香囊。刘姥姥扛着药锄紧随其后,腰间银剪刀随着步伐叮当作响,惊飞了树梢觅食的麻雀。
市集刚开张,黛玉的摊位便围满了人。泛黄的麻布上,《祛病祈福图》剪纸在风中轻轻晃动——手持药锄的神农、悬壶济世的华佗,每个形象旁都配着简明的草药图解。“这是治风寒的紫苏,配着生姜煮水......“黛玉一边讲解,一边将包好的药包递给抱着孩子的妇人。
人群中突然传来嗤笑:“哟,贾府的千金当起赤脚大夫了?“李二媳妇挤到前排,特意露出手腕上新戴的银镯子,“别是拿些野草糊弄人吧?“
话音未落,张婶拨开人群冲进来:“睁大你的眼!“她卷起裤腿,膝盖上被艾草熏出的红印清晰可见,“我这老寒腿,按林姑娘教的法子熏了三日,今早竟能下田了!“
日头偏西时,摊位前只剩零星几人。黛玉正收拾药箱,忽听远处传来喧闹。几个泼皮踹翻绸缎庄的货摊,领头的壮汉扯着嗓子嚷:“都别买这些土玩意儿!县太爷说了,私卖假药要坐牢!“
紫鹃脸色骤变:“姑娘,他们冲着咱们来的!“话音未落,壮汉已冲到摊位前,大手一挥扫落剪纸。《神农尝百草》的图样飘落在泥地里,神农的眼睛正巧被踩进污泥。
刘姥姥举起药锄挡在黛玉身前,银剪刀寒光一闪:“你们这是要抢?“
“老东西别碍事!“壮汉推搡间,刘姥姥踉跄着摔倒。黛玉蹲下身扶住老人,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血痕——是被壮汉腰间的铜扣划伤的。
“且慢。“黛玉突然起身,声音不大却让全场安静下来。她从竹筐底层取出个油纸包,展开竟是《本草纲目》手抄本,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各色草药标本,“这些药方,皆是照着医圣典籍所配。“
壮汉冷笑:“谁知道是不是假的......“
“你肩膀的旧伤,每逢阴雨天便酸痛难忍吧?“黛玉打断他,目光扫过壮汉不自然下垂的右臂,“用艾叶、透骨草煎水热敷,再辅以推拿......“
壮汉脸色骤变:“你......你怎么知道?“他下意识捂住右肩,那里藏着三年前被山贼砍伤的旧疤。
人群中爆发出哄笑。黛玉趁机举起《悬壶济世图》剪纸:“各位请看,这剪纸里的穴位图,正是照着医书所绘。若有人不信,我愿当场义诊!“
四、人心归附
暮色降临时,闹事的泼皮灰溜溜地走了。黛玉的摊位前却排起长队,村民们带着自家的疑难杂症前来求诊。她一边把脉,一边教围观众人辨识草药,“这是止血的三七,叶片呈掌状......“
李二媳妇躲在人群后,望着自己手腕上的银镯子发怔。那是绸缎庄周掌柜今早塞给她的,让她在市集上故意挑事。此刻,她攥紧镯子的手心沁出冷汗,耳边回响着张婶的话:“林姑娘教我们用野菊花泡水,治好了虎娃的红眼病......“
深夜,巧艺坊的油灯又亮了。黛玉就着烛光,在《农家历书》上新增“医病篇“,详细记录着常见病症的草药疗法。紫鹃端来热粥,发现案头多了几块新绣的帕子,针脚歪歪扭扭,却绣着“妙手回春“四个大字——是白天来求诊的妇人送的。
窗外,刘姥姥正给巧姐讲新学的故事:“从前有位姑娘,用剪刀剪出药方,用彩纸绘出医理......“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黛玉的剪影上,与案头《药王济世》的剪纸重叠,宛如一幅会呼吸的画。这场风波,终究成了狗儿庄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