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藿香

Ⅰ药材简介

藿香Agastache rugosa (Fisch.et Mey.)O.Ktze.,又名:合香、苍告、山茴香等[1],属管状花目,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0.5~1.5m,四棱形,粗达7~8mm,叶心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花冠淡紫蓝色,长约8mm,成熟小坚果卵状长圆形,长约1.8mm,宽约1.1mm,花期6~9月,果期9~11月。

藿香中活性成分为挥发油类物质,其中甲基胡椒酚为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代表[2]

【性味归经】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化湿和胃。主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搽。

Ⅱ活性成分

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

别名:胡椒酚甲醚、爱草脑

【结构式】

【分子式与相对分子质量】

C10H12O  148.21

【活性】

甲基胡椒酚是藿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而藿香挥发油又是藿香中的有效成分。经临床诊断,甲基胡椒酚对肿瘤患者化疗和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的疗效。具有以下作用:升高白细胞,抗菌,解痉,镇痛[3]

【提取分离】

提取藿香的主要有效成分甲基胡椒酚,取藿香适量,捣碎置于圆底烧瓶中,加适量水浸泡湿润,按一般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蒸馏提取。也可将捣碎的藿香置于挥发油测定器的烧瓶中,加适量蒸馏水与数粒玻璃珠,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使溢流入烧瓶为止,缓缓加热至沸腾,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冷,分取油层。

将挥发油溶于少量正己烷中,上样到硅胶柱色谱分离,分别以石油醚、石油醚-乙醚(80∶20)、石油醚-乙醚(60∶40)、石油醚-乙醚(50∶50)、石油醚-乙醚(40∶60)、石油醚-乙醚(20∶80)、乙醚各100mL洗脱,30℃减压浓缩,TLC薄层色谱检测,得到不同挥发油样品,待GC-MS检测。

【活性成分测定】

GC-MS色谱分析:色谱柱为DB-5石英毛细管柱(0.32mm×30mm,0.25μm)。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300℃。升温程序:初始温度65℃,以4℃/min的速率升温至100℃,再以50℃/min的速率升温至280℃,保持8min。恒流模式,柱流速为1.0mL/min。载气:氮气。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μL。以外标法定量[4]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45.

[2]叶卫玲.广藿香与藿香的鉴别[J].海峡药学,2011,23(11):43-45.

[3]江纪武,肖庆祥.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719.

[4]薛雯,孙晖,薛健,程猷,吴晓波,庞作正.GC法测定藿香中甲基胡椒酚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2,23(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