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星期五 《小王子》:不会画画的飞行员不是好作家

霹雳听书馆的“老顾客”其实年龄并不大,只不过是在这里听花生粥老师讲书的时间太长了,所以知道哪里的靠垫最舒服,哪里的视线可以看到花生粥老师右脸上的酒窝。

老顾客不老,新顾客很新。

刚放暑假总有很多游客涌向这座海滨城市,却很少有人能发现小巷里的听书馆。若非有闲情逸致漫步在花生大道,驻足在两所学校之间,霹雳听书馆不会出现在游客的必去清单上。

偶然间出现的新顾客是个大朋友,他看到“老顾客”可爱的大眼睛,问道:

“小朋友,你最喜欢读的书是哪一本啊?”

“别叫我小朋友,我都十岁了。”“老顾客”两手叉腰,气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花生粥老师“扑哧”笑出声来,他走到“老顾客”身边蹲下身,从他屁股底下拽出一本《小王子》说:

“你不小了,但也不是很大,我给你讲一个不会画画的飞行员不是一个好作家的故事吧。”

花生粥老师讲述时间

这本童话书不一样

“你最喜欢读的书是哪一本?”如果有人这么问,你该如何回答呢?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你只有九岁,回答《红楼梦》——肯定没有人相信,但是回答《小王子》,完全可以;如果你已三十好几,回答《小蝌蚪找妈妈》——有人会觉得你幼稚,但是回答《小王子》,也完全可以;如果你已经九十岁了,回答《笠翁对韵》——有可能让人觉得怪怪的,但是回答《小王子》,还是完全可以的。

是的,《小王子》就是这样一本从九岁到九十岁都可以喜欢,并且可以反复阅读的童话。

大多数我们耳熟能详的童话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讲完,比如《灰姑娘》就是辛德瑞拉在仙女的帮助下战胜后妈嫁给王子的故事,《小红帽》就是在猎人的帮助下战胜大灰狼救出外婆的故事。也有另一种类型,比如《海的女儿》就是想变成人的人鱼最后失败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梦想有一个温暖的家最后破灭的故事……

我们熟知的童话通常就是这两种路数:一种是正义战胜了邪恶,但道路曲折,主人公要么贵人相助光环加持,要么自力更生上天保佑;一种是悲剧也有另一种美,勾起人内心的怜悯和同情,让读者学会珍惜,理解什么是幸福——看多了也觉得俗气,只不过看童话的多半都是孩子,俗气都是成年人的感受,孩子只喜欢让他们快乐的文字。

但《小王子》完全不是这两种路数的童话。作者的脑回路十分清奇,小王子的故事不仅用一句话讲不完,很可能再写一本书也讲不完。更清奇的是作者自己是这个童话故事里的一个人物,好比白雪公主用第一人称给你讲述毒苹果的口感有多么不一样,变成野兽的王子用第一人称告诉你遇到真命天女之后的内心起伏,本来是白天鹅的丑小鸭用第一人称告诉你小时候别的鸭对自己是如何爱搭不理,后来又高攀不起的……这种写童话的方式,想想就觉得刺激。

如果对《小王子》来一次手术刀式的改写,用小王子作为第一人称,那么他的星际穿越其实可以写成《宇宙流浪记》和《为爱走天涯》,地球只不过是他途经的一个加油站,我们无从知晓人类家园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好还是不好,毕竟既有飞行员给他画羊的美好,也有小蛇咬了他的无奈。

不过小王子的地球方言是在哪个学校学的呢?作者是法国人,他俩交流要用法语,总不至于作者会用外星语言吧。

另类的作者和经典的形象

《小王子》的作者名字很长,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一般外国人名字里有一个圆点已经很厉害了,如“儒勒·凡尔纳”“哈利·波特”这样的,圣-埃克苏佩里不仅有两个,还有个短线。但是和他的名字比起来,他的人生更奇特。

圣-埃克苏佩里是法国最早的一批飞行员之一,如果活到现在他应该超过一百一十岁了。为什么说“如果”呢?因为没有人知道他是否还活着。有一种说法是他在四十四岁那年的一次飞行中,直接开着飞机玩起了失踪——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去干什么,是否还活着……仅就这一点,就给喜欢《小王子》的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

如果说这样的人生经历充满悬疑,那作为一名飞行员,他竟然写了《小王子》这部诗一样的童话,则更让人惊喜。也许这就是《小王子》的写作视角之所以是一个落难沙漠的飞行员的缘故,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小王子就这样出现在飞行员的世界里。有一点荒诞,但若不是飞行员,又有谁会迫降在沙漠里邂逅异星小王子呢?只有飞行员的身份才是这个故事最合理的开始,如同现在的科幻电影就是地球人流落到其他行星上才合理一般。

圣-埃克苏佩里还怕读者不相信这是一个他经历的“真实的”故事,特意给这本书配上了自己的手绘插图,你可以认为蛇吞大象像帽子的梗很冷,你可以质疑小王子的星球上怎么还有可以做饭的火山,你更可以因为宇宙旅行不画飞船而要给差评……但这确实是一个会画画的想当作家的飞行员的奇思妙想。因为是给小朋友看的东西,所以才没有道理可讲。孩子只关注有没有趣,大人才关心合不合理。

小王子身上既没有人类的世故和圆滑,也没有年龄的羁绊和困扰。我以为这就是圣-埃克苏佩里想要摆脱的,他的笔下其实是我们的世界和小王子的世界交汇处的边缘地带,他恍惚之间游走其中,生怕读者朋友不知道或者遗忘了每个人都可能遇见小王子。

小王子的“小”与“大”

很多故事我们看了,忘了,最后也就算了。当你了解了作者的故事或者写作的背景,再看同一个故事,心态就不同了,好比同一个人穿不同的衣服你都觉得不一样,但不同的人穿同样的衣服你会觉得都一样。你的注意力放在人还是衣服上,说明了你阅读作品时是看重内核还是关心外在。不仅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作品是“看了一千遍会有一千种哈姆雷特”。

所以,不妨带着“啊,原来还能这样当飞行员”的心态来看待这部旷世童话。

请原谅我一直用“童话”来定性《小王子》,我以为童话是最不能用来分析的一种文学形式,特别是留下经典人物的童话故事。“白马王子”是童话故事里的人物,但是现在少有人记得这是安徒生在《白雪公主》里塑造的形象,因为白马王子的概念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故事;《小王子》也如此,作者凭空变出了一个象征纯净和天真的人物,来提醒我们别忘了还是小孩子时候的初心。

“小王子”的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也算有特殊的含义,当时我国很多家庭都抗拒这样的称呼——我们把独生子女时代来临之后被惯坏的男孩叫作“小王子”,女孩则是“小公主”,更有甚者幼年登基,俨然是家里的“小皇帝”。但此类“小”主要是指年龄,意为年龄不大便养尊处优,宛如皇族后裔。

而这部童话里的小王子的“小”,恰恰不在于年龄,他个子很小,来自一个很小的星球,有一朵很小的玫瑰花……但“小”的特质并没有被作者去刻意放大,用现在的话说,“小”不是小王子的“人物设定”,《格列佛游记》里去大人国历险的格列佛和《安徒生童话》里的拇指姑娘的“小”才是。

圣-埃克苏佩里放大的是小王子的心,无论你是大是小,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你的心和别人的没有什么不同!

飞行员在遇到小王子之后,小小的小王子就让飞行员给他画一只羊,当然,这也是小王子不太像是地球人的表现。刚一见面就向别人提要求的人现在被称为伸手党。

面对伸手党,我们的飞行员一下子懵了,可飞行员并不是个高冷的人,谁叫对方是个“王子”呢。随着他俩的相处,飞行员慢慢了解了小王子的经历,他看过了许多美景,终于明白了旅行的意义。

和很多惊讶于小王子的独特境遇的读者不同,我认为人们都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小王子明显是个外星人!而且他来自一个玫瑰花会说话、火山口能做饭的星球,他能到地球来,明摆着是能做星际旅行。

小王子去过不止一个星球,他见过没有臣民的国王,爱慕虚荣的自大鬼,只会数星星的商人,为喝酒感到羞愧的酒徒,不知道星球自转越来越快的点灯人和只会看书做研究的地质学家……在见过这么多奇怪的外星人并且讲给飞行员听之后,我们的飞行员居然把这个外星生命体、这个无价的科学研究对象——小王子——直接放跑了!难道不应该第一时间报警把他抓起来吗?地球上那么多问题等着移民其他星球解决,如此美妙的活标本应该让他留下来。若果真如此,那就不是童话,而是一个“邪恶”的视我们人类自己为中心的蠢梦了。

十岁的时候我不会想到这个问题,我以为小王子只是童话里的外星天使;三十岁的时候我想到这里,顿觉自己已经失去了该有的想象力,一如大多数三十多岁的成年人一样,不经意间油腻庸俗起来——而圣-埃克苏佩里显然不是,他笔下的小王子也不是,小王子的心里始终有他的玫瑰花。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王子

小王子、飞行员、玫瑰花、狐狸、蛇……每个人在深入《小王子》这个童话世界的时候,很容易将自己带入到其中的某个形象或者某几个形象,最后成为他(们)的迷弟和迷妹。

我们有时候是小王子,因为赌气而离开,却隔断不了想念,踏遍宇宙未必是要去看看星空有多远,宇宙有多大,而是为了找到心中对于某些问题的答案。

我们有时候是飞行员,惊讶于周遭的不同,不时会哀叹命运不公和生活坎坷,无论自己迫降在哪里,都是遥远的他乡客,我们心底也有温暖的角落,但很难卸掉脸上的面具和身上的盔甲。

我们有时候是玫瑰,表面矜贵,实际脆弱。我们的娇贵是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标签,若无人浇水,无人关注,无人赞赏,那也只是开在遥远星球上的一朵野花。我们需要那个识破假象、不怕尖刺的人,如果不小心刺痛了对方,其实也刺痛了自己。

我们有时候是狐狸,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能够驯养我们的人,一辈子也没见过自己愿意跟随的人,不过是一只这里嗅嗅、那里闻闻渴求知己的动物。若侥幸相遇,却始终无缘,这才是最痛苦的邂逅。

我们有时候是蛇,有毒牙和毒液,但是只能蜿蜒爬行在阴暗的角落,以伤害无辜的人作为自己存在的证明;我们瞪着眼睛,吐着信子,生气时挺起头颅,即便自己没有什么道理。

……

作者写的哪里是别人,分明就是我们人类自己。

理解,是世界上很稀少的事

无论是给大人看,还是给小朋友看,童话故事就是要用看似不合逻辑不着边际的想象,去描摹一个我们谁都想去,但是又去不了的世界。不然,我们不会觉得《灰姑娘》好看,因为水晶鞋太贵,丢了还不敢去捡;我们不会觉得《海的女儿》美丽,因为美人鱼根本就不存在;我们更不会觉得《小红帽》惊险刺激,因为你外婆长得像大灰狼你都看不出来才怪……

所以,当有些朋友表示看不懂《小王子》,不理解这部童话在说什么的时候,我都会慎重地告诉他们——其实,我有时候也怀疑自己是否看懂了《小王子》,怕自己失去了曾经单纯美好的童心和对星辰大海的想象。

如果成年人和孩子不能相互理解,那多半是成年人的问题,因为每个成年人都是从孩子成长过来的。如果说孩子不理解长大后的成人世界情有可原,那成年人理解不了孩子,多半是成年人忘了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这个事实,甚至有时耻于承认自己年少时的幼稚、错误和迷茫。但人的一切,恰是由过去的自己所铸就,遗忘过去,或者说因遗忘过去而失去对自己的了解,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可我依旧能够从小王子身上感受到一种纯真美好的情感,小王子爱他有缺点的玫瑰,小狐狸渴望成为小王子驯养的动物……即便是那条咬了小王子的蛇,也隐喻了生活中因为善良而带来的弱点。

这本书也可以理解为写给大朋友的“童年回忆录”,不同年代的人或许真有代沟,但当我们遇到代沟时,请不要对曾经的我们发脾气,因为大人都是从孩子走过来的,如果说理解,也应该是大人尽可能去理解孩子,孩子是不会突然理解大人的,除非他们成长为大人。

希望圣-埃克苏佩里开飞机去远方后,又能遇到小王子。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