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承熵和林至孝手脚并用,沿着船舷外挂着的绳梯一点点攀爬下了大船,上了一艘交通艇。
艇上早已等候着十名海军步兵,等长官上了船后,他们两两一组,用力的划桨向岸上驶去。
锚泊点距离岸边并不远,很快郑承熵和林至孝就靠岸踩在了木质栈桥上,然后他们跟随舰队提督衙门的人进入了科伦坡堡。
科伦坡堡虽然经历了一场攻城战,但由于是尼德兰人主动让的城,所以并没经历多少战火,城堡内建筑都保存较为完好。
早在公元8世纪,阿拉伯海商就在此筑城立寨,与岛上的僧伽罗王国开展贸易。
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在公元1330年的时候曾到过科伦坡,并在《岛夷志略》中将此地记为高郎步。
《岛夷志略》这本书在这一个时空的大宁很受重视,并没有像明清两朝那样放在书架上吃灰。
而是与《赴西洋水程》、《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这些郑和舰队船员编写的书一起成为了吕宋海军船政学堂学子从幼时就开始接触和学习的重要航海资料。
郑承熵从小接受过系统的海军教育,对于相关知识不陌生,当即就与林至孝讨论了起来。
“弗朗机始建科伦坡堡,没想到最后却便宜了尼德兰人,现在尼德兰人又拱手把城堡让给了我们。看看这些炮台,建得多结实,真要拿人命去攻打的话,不在城下丢个千八百具尸体根本拿不下来。”
林至孝打量着红墙白窗、掩映在绿油油的棕榈树丛之间的充满尼德兰风情的建筑,点头附和道:“殿下所言甚是,尼德兰人主动放弃坚固的科伦坡堡,想的是在海战中打败我们再夺回科伦坡。
现在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个科伦坡堡我大宁占定了。
不仅要占住这个插在小西洋要害之处的桥头堡,还要重新加固它,把它建成咱们军民两用的大型港口。
有科伦坡港在手上,英国人再想拦截咱们的商船也得掂量掂量。”
很快,两人就被带到了一栋屋顶高大陡峭的砖石建筑前。
门口站岗的士兵见到是两名军官,行了一个扶枪礼,两人还礼后走进了这栋科伦坡堡指挥官的官邸。
穿过白色的对称柱廊后,进入了官邸的议事大厅。
大厅内袅袅青烟升起,正中央的桌子上摆放着九个灵牌,是给包括冼定波在内的九名高级武官立的。
郑承熵跟在林至孝身后给阵亡武官上了一炷香,然后两人被引到了侧门,进入到了礼拜堂。
这里被宁军临时征辟为议事厅,反正他们也不信耶教,不在乎亵渎不亵渎的。
房间内众将互相见礼后,坐了下来。
郑承熵打量了一下,到场众人除了7名三级战列舰舰长以外,还有张士信、林至孝以及第二分舰队另外7名舰长,以及舟山团、铜山团、南澳团的三位总兵。
不包括自己,这十九人就是西洋舰队现存官衔最高者了。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军议。”
坐在上首的郭正奇目光从分坐在左右两侧椅子上的众将脸上一一扫过,开始用他那低沉的嗓音介绍战果和战损。
“昨日一战,我军俘获尼德兰三级战列舰三艘,击沉尼德兰五级巡航舰两艘、六级巡航舰三艘、武装商船两艘,俘获尼德兰武装商船一艘,击沉英国五级巡航舰一艘,六级巡航舰两艘。
重创英国福廷布拉号战列舰、尼德兰乌得勒支号战列舰。
另,俘斩敌军六千余人,其中俘虏约三百人。”
听到这么大的战果,有人脸上不由露出了几分欣喜,但郭正奇接下来的话就让他们脑子迅速冷静了下来。
“我军战沉郑和号、海英号,巩珍号也几乎打废了,丧失了修复价值,合计损失二级战列舰一艘,三级战列舰两艘。
广英号大破,在科伦坡只能简单修复,维持一定的航行能力没问题,但在大修之前不能再投入战斗。
马欢号、振寰号中破,战力大打折扣。
保持大半战力的仅剩苍水、崇明、建安、文达四舰。
四级战列舰中,森屏号、飞龙号中破,其余7艘四级舰受创较轻。
五级巡航舰中,焦勖号战沉,后湖号、元则号中破,其余十五舰受创减轻。
六级巡航舰中,毕升号、君公号、丘建号、密之号沉没,光启号、松庭号大破,仅8舰受创较轻。”
郑承熵在心里合计了一下,发觉宁军这边受创也不轻,如果不是尼德兰人突然跑路,导致战场主动权落在宁军手上,别说俘虏4艘敌舰了,自己这边那些大破、中破的战舰恐怕都得全丢掉,甚至还可能再搭上几艘战舰。
又听郭正奇继续板着脸说道:“人员方面,我军战死提督一员、总兵一员,舰长七员,校尉级军官一百二十二员,阵亡士兵四千二百九十七名,另官兵合计重伤三百二十五名,轻伤八百三十八名。”
听到这一长串数字后,众将面面相觑,所有人都知道昨日海战惨烈,但没想到是这么个惨烈法,阵亡和重伤数字已经占到了西洋舰队一万六千出征人马的三成。
轻伤人数被所有人自动忽略了,包括脑门上还绑着纱布的张士信。
因为在大宁海军的伤亡统计标准中,重伤是指截肢,轻伤是指不影响战斗和继续服役。
重伤可以视同减员,轻伤则不需要太过计较。
“自我大宁立国以来,就没吃过这么大的亏!”
“是啊,即使是两次爪哇海战,伤亡数字也不及科伦坡海战的一半。”
“爪哇海战什么规模?战列舰才几艘?昨日海战光战列舰就有三十多艘!”
“放在海战激烈的欧洲,科伦坡海战的规模和激烈程度也排得上号了。”
……
郭正奇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众将的激烈讨论。
“诸位,伤亡数字你们也看到了,接下来该如何办?是攻是守,是进是退,大伙儿需要一起拿个章程出来。”
郭正奇原先只是第一战列舰队的副总兵,在他头上还有提督和分舰队总兵,但两员高级武官和船上的750名官兵一起随郑和舰飞灰湮灭了,所以他临时接过了指挥权。
正因为是个临时工,威望不够,所以他需要跟其他军官商量着来。
郭正奇瞧向张士信,想听听这位军衔、资历仅次于他的第二分舰队总兵怎么说。
“西洋舰队奉陛下旨意出征,不可无命而返。
打通小西洋,也是舰队上下多年的夙愿。
提督大人生前常言: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何等丰功伟业,我等后人却屈居满剌加海峡,丢光了先人的脸。
有朝一日,若能西出满剌加,他就是战死沙场也要为后人争一个小西洋立脚点,使西洋人不敢再轻辱我国。
目下我舰队虽受重创,但敌人更不好受。
尼德兰8艘战列舰只余5艘,其中还包括一艘大破的乌得勒支号。
英国4艘战列舰中的福廷布拉号被我军重创,丧失大部分战力。
从数量上来说,我军有6艘还能继续作战的主力舰,少于英、尼两国之和。
但是,昨日战场上尼德兰人不发信号率先撤离战场,摆明是不信任英国人。
两国已生嫌隙,正是我们逐个击破的好机会。”